首页 新闻资讯深圳资讯正文

特区40年|乐正:发挥双链匹配优势,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系统总结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启示,不断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新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深圳特区报联合深圳发布从6月15日起推出“经济特区40年 先行示范再出发•高端访谈”,敬请垂注。



金秋十月,鹏城大地金风送爽。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针对时与势,再论改革开放,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日前,深圳特区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乐正,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肯定了深圳40年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为深圳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一幅新的美好画卷。“四十不惑”的深圳卓尔不凡,改革开放的深圳未来可期。


乐正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 40年时间过去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全国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试验”制度化,再用形成的新制度去推进改革开放。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如何把基层的“摸着石头过河”和中央的“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做好上下衔接、实现有效贯通,是深圳未来要做好的功课。


 深圳现阶段可以在数字货币和智慧城市这两个方面率先突破,走在全球前列。一是探索数字货币模式下国际贸易支付变革,试行准自由港的外贸结算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二是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 深圳要发挥“最互联网城市”优势,以“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以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不能只管“一时一事”,要避免那些“今天拍板明天就要见效”的短平快项目,这种项目带来的后果是风光两三年后患无穷。要强化“质量关切”,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继2012年和2018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南下深圳。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就来到深圳前海,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6年后的2018年10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要求深圳“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深圳,恰逢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很多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将向何处去。


对此,乐正分析到,我们可以从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看到三个重要信号。第一,他再次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庄严宣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表态厘清了一些认识误区。“为什么这个讲话要放在深圳经济特区来讲,就是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讲话再次强调了改革开放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



第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明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团结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将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代表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也对未来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乐正解读说:“40年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路,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土地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等等,这些课题应该说是非常困难的,任务很艰巨。”


特区建立初期,深圳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对于这个要求上的变化,乐正认为,40年前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改革,怎么去开放,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一定要改革开放,并且朝着改革开放的方向去努力。“摸着石头过河”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探索着前进。40年时间过去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全国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试验”制度化,再用形成的新制度去推进改革开放。



“中央在改革方面统筹协调的力度,顶层设计的力度明显加强,专门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全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有一个总体的战略部署,但是并不排除各个地方,特别是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先行探路。”乐正分析,《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如何把基层的“摸着石头过河”和中央的“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做好上下衔接、实现有效贯通,是深圳未来要做好的功课。



发挥双链匹配优势,将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融合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深圳“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在乐正看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非常契合深圳的发展实际。“习近平总书记点到了深圳发展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希望深圳在这方面做出新的成绩,能将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融合得更好。”他说。


40年来,深圳依靠市场分工深化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两大市场机制优势,不断推动跨界与组合式的改革与创新。深圳主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向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调整,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一批制造业企业或关停淘汰,或疏解转移,或改造升级。


乐正指出,深圳的产业结构几乎不到十年就完成一次重大产业升级,从工业制造产业链的最低端,迅速走到了数字革命时代的最前端。深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跻身于国际创新链条,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欧美高端市场,实现了从传统加工贸易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体系。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较早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率先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六个90%”的突出特色: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科技企业3万多家,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000家,居全国第二。培育出以华为、中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从目前全球一些重要城市来看,有些城市是产业链非常发达,有些城市是创新链非常发达,但是既加入了全球的产业链,又加入了全球的创新链,能够形成双链匹配的城市,其实在全世界并不多,而深圳就是其中之一。”乐正不无自豪地说,多年的发展,让深圳不仅完成工业化的腾飞,而且已经进入到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是中国产业结构最优、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在数字货币和智慧城市两方面率先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深圳,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在乐正看来,战略战役性改革是指那些全局性的,周期较长的,涉及跨部门统筹协调的关键环节的改革。“从中央层面来讲,要统筹全国的改革大局,当然更多的要考虑战略战役性改革,而深圳有这样的能力和经验,来支持中央在全局部署方面推行一些重要改革。”乐正说。


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乐正的理解中,是那些“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改革。“有些改革是我们学习国外的成熟经验,借鉴引进过来的,属于学习型的改革。还有一些改革是全新的,目前全世界没有其他国家做过,这就属于创造型、引领型改革。这样的改革就不能简单的像过去那样用‘按照世贸规则办事、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思维去做。”


具体来讲,乐正认为深圳现阶段可以在数字货币和智慧城市这两个方面率先突破,走在全球前列。


一是探索数字货币模式下国际贸易支付变革,试行准自由港的外贸结算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先行发展数字经济的产业创新模式,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编制,率先建立全球首个数字资产交易所。“线下的金融资本市场,华尔街非常成熟,香港非常成熟,我们只有跟着他们学,但是线上的资本市场目前在全球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深圳有技术的优势,有市场的优势,也有政府统筹协调的优势,这三方面整合起来,我觉得在未来的3至5年,在中央的授权指导之下,深圳有在全世界率先突破的可能。”他说。


深圳书城,市民陈先生展示数字人民币页面以及他刚买的书。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二是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智慧城市建设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探索,大家基本上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圳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做一些先行尝试。未来深圳要朝着全球创新创意之都、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前进,就必须要拿出一些让全世界都感到眼前一亮的东西。”乐正强调,作为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要发挥“最互联网城市”优势,以“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以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全周期管理意味着全周期责任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离不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乐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是对超大型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体制机制提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他直言,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正是因为他深刻了解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痛点。一是对于突发事件,政府除了要有应急管理能力之外,还应该从规划设计本身、后期管理、宣传普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全面考虑,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全周期管理意味着全周期责任,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从一开始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情况,如此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深圳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内景


二是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总说长治久安,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不能只管‘一时一事’,要避免那些‘今天拍板明天就要见效’的短平快项目,这种项目带来的后果是风光两三年后患无穷。” 乐正特别强调,要强化“质量关切”,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圳论、深圳发布

作者:王玥 周国和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szxxw.com/xinxi/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