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深圳资讯正文

权威访谈|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远山之上白云漂浮,山海间一大片热土平旷,楼宇、建筑加速“生长”,交通设施日益完善,生态公园点缀其间,古村风貌保留如初……近年来,随着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建设加速,坝光,这座深圳东部最美的滨海生态科技小城,已成为大鹏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印证。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经济特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犹然在耳,总书记的殷殷期待催人奋进!”近日,在接受读特记者专访时,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表示,大鹏新区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努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谈生态文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鹏新区山海秀美、生态优良,是深圳的“绿肺”和“后花园”。未来,新区如何深入践行这一理念?



杨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区成立以来,坚持“生态立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先后获得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级金字招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接下来,新区将坚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中心工作,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一、以最严的标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继续以最严格的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大鹏湾海洋牧场等项目建设,促进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加快14条河流综合整治,巩固水污染全面整治成果;严格落实“7个100%”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把“大鹏蓝”行动进行到底,让市民随时到大鹏都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


二、以最实的举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进重点片区建设,在坝光深圳国际生物谷建设中,专门规划建设银叶树湿地园,将原本2公顷的银叶树湿地群落扩大至96公顷。聚焦发展高端旅游、生物医药、海洋三大特色产业,大力推动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城区。


三、以最大的决心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提出打造“三城三湾一区”的发展格局,包括葵涌综合服务新城、大鹏旅游服务小城、新大旅游服务小城、科技创新湾、海洋经济湾、滨海文旅湾、大鹏半岛主体旅游景区。重点推进金沙湾国际乐园和新大国际主题乐园建设,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享受到“生态福利”。


谈向海发展——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记者:作为全市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大鹏新区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海洋”上面作更多文章?



杨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大鹏新区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1/4),海岸线长128公里(约占全市的1/2),全市56个沙滩中54个分布在大鹏。作为全市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大鹏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的重任。新区将抢抓机遇、知责奋进,努力向海洋要空间、谋发展。


一、积极搭建海洋科研平台。加快推动海洋大学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落户,大力引进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项目和平台,吸引全球海洋高端人才,推动形成海洋创新资源集聚态势,努力打造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平台于一体的海洋科技创新引擎。


二、加快培育特色海洋产业。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以海洋生物、海洋食品、滨海旅游等为着力点,加快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壮大。依托全市唯一的海洋生物产业园,打造海洋产业孵化器;依托国际食品谷,积极打造海洋食品科技创新基地;依托特色渔港建设,打造金枪鱼交易体验中心,促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通过举办海洋国际性峰会、展会、论坛等,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际海洋机构落户,同时支持涉海企业参与海洋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着力打造国际海洋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积极在全球海洋治理事务中争取话语权。


谈创新发展——打造深圳东部新增长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大鹏新区将如何加快实现创新发展?



杨军:大鹏新区将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全力加快坝光国际生物谷开发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是全市18个重点开发片区之一,可建设用地约5.46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集中连片可开发区域。目前,已引进储备生物及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17个,国际生命科技中心、人才公寓建成,生物家园、绿岛国际、坝光文体中心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新区将依托国家基因库、中国农科院基因组研究所等创新载体,加快坝光国际生物谷产业和创新资源导入,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动生物产业集聚发展。


二、全力推进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建设。2019年4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作出联手打造深圳国际食品谷的战略部署,选址大鹏,致力于打造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种业高地和高端食品产业集群。目前,初步意向落户国际食品谷的机构和企业超过100家。未来,新区将加快推进国际食品谷科创先导区规划,依托中国农科院基因组研究所,大力引进培育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人才团队,优先发展“个性化食品与健康、智慧农业、海洋健康食品、健康营养管理”四大产业,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


三、全力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在新区落地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赋予了深圳在建设先行示范区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刃”,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举措,让新区上下倍感振奋。大鹏新区因改革而生、以改革而立。因此,新区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在全市率先出台《落实综合改革试点争当改革先锋工作方案》,全力推动改革项目在新区落地实施,努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新区体制机制障碍、空间发展制约、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新区已着手谋划申报第二批授权事项,积极谋划在海域使用、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新机遇。


谈交通规划——构建“陆海空轨”立体交通体系

记者:大鹏新区是节假日深圳及周边市民旅游的首选地,但是去大鹏经常堵车。因此,交通问题成为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未来新区打算如何解决?



杨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鹏交通问题,在地铁规划、道路建设、预约通行等方面给予了大鹏特别的支持,特别是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即将开工建设,大鹏新区将正式迈入地铁建设时代。


未来,新区将按照“大小结合、快慢衔接、立体布局、智慧管理”的思路,加快完善交通体系,着力解决好市民的交通出行、出游问题。


一、“大小结合”。指的是大运量地铁与小运量轨道交通项目以及公交相结合,构建大鹏的公共交通体系。目前,地铁33号线、8号线3期项目即将落地开建,建成后市民可直接乘坐地铁到大鹏。同时,新区还在区内规划了3条小运量轨道交通项目,将串联新区重要景点、地铁站点,便于游客换乘。


二、“快慢衔接”。指的是“快速到达”与“慢速游览”的交通设施有效衔接。一方面,全面加快高快速路网建设,对外重点推进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外环高速大鹏段、大鹏大道等高快速路建设,区内加快推进鹏坝通道、葵涌环城东路、银滩路、新大路等道路建设,着力打通快速交通循环;另一方面,以交通枢纽中心、地铁站点为重要节点,统筹布局全区慢行系统,重点打造以滨海漫游径、山林径、自行车径和碧道为主的特色山海绿道系统,切实让游客实现“快旅慢游”。


三、“立体布局”。指的是打造“陆海空轨”立体交通体系。除轨道交通和高快速路建设项目,新区还将加快海、空交通布局。海上交通方面,加快推进6个客运码头建设,规划打造“环岛班轮”航线;空中交通方面,积极引入通用航空开通大鹏航线,满足应急救援等特殊交通需求。


四、“智慧管理”。指的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景区预约、道路运行、动态停车、公交换乘等大数据资源,动态调整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谈民生保障——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记者:对标先行示范区“民生七有”目标,新区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杨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区以来,新区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累计达206.1亿元,年均增长40.7%。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一、在“幼有善育”上全面树立标杆。继续加大投入,保持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推进3岁以下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型社区、医院、公园和创新实践基地。


二、在“学有优教”上实施培优战略。启动“五年十校”计划,大力推进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大鹏08-13地块配套学校等项目建设,力争五年内新增中小学学位1万个以上。继续大力引进和挖掘人大、百合、亚迪等名校资源,推动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在“劳有厚得”上健全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投入专项资金扶持社区发展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促进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四、在“病有良医”上力推跨越发展。深圳市大鹏医院加快建设,将建成2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将深化与市二医院合作,加强医疗健康集团建设,力争全面实现与市二医院的“12个一体化”,建设高品质社康中心。


五、在“老有颐养”上办好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区级养老院建设,落实新建住宅项目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助推重点康养项目加快建成。引入“智慧养老”,办好“长者饭堂”,不断探索“都市养老”新模式。


六、在“住有宜居”上完善保障体系。完善新区人才和保障性住房政策,全面推进燃气入户工程,将老旧住宅小区和“城中村”100%纳入改造,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燃气改造全覆盖,推动中心城区直饮水全覆盖。


七、在“弱有众扶”上探索机制创新。精准帮扶就业难人员,建立完善困境妇女儿童动态帮扶档案,开展分类分级帮扶服务,加快推进无障碍城区建设,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内容来源:读特 深圳卫视
作者: 张连城 杨建超 康晓明 
杨溟晗 王涛 李祥菲 余斌 何嘉琪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深圳发布

 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本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留言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
4、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本文链接:https://www.szxxw.com/xinxi/6742.html